“遇见现代艺术100年艺术沙龙”在京举行,中意嘉宾现场对话畅谈现代艺术百年风云
7月15日,“遇见现代艺术100年艺术沙龙”活动在遇见博物馆·北京798馆举行。围绕现代主义的由来、发展以及其中的一些代表性艺术家和作品、中意文化交流等主题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遇见博物馆馆长王春辰,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张晨,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王春苑,意大利Mondo Mostre展览世界公司亚洲区展览负责人Stefano Silvani一起在沙龙现场展开了深度探讨,并与现场的媒体、观众进行了热情的互动问答,共同感受百年艺术的风云变幻。
【“遇见现代艺术100年 艺术沙龙”嘉宾对话现场】
据了解,在艺术沙龙活动的当天,遇见博物馆联合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,共同呈现的重磅大展“莫奈、梵高与现代主义大师——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真迹展”也正式开展。遇见博物馆也希望通过“把世界博物馆带到你身边”这样的方式,让广大中国观众更好地理解西方艺术史变迁、理解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,为他们带来丰富多彩的世界优秀文化艺术体验。
【现代主义大师 展览现场】
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遇见博物馆馆长王春辰在现场表示,遇见博物馆成立以来举办了很多关于世界艺术史的展览,构成了连续的时间线,今天这个展览不仅仅是为了做现代主义而做现代主义,而是重要的、对于我们欣赏艺术、了解世界文化有帮助的,我们都愿意引进来。我们欣赏艺术、了解世界文化,最便捷的渠道既可以是引进作品,也可以是人们走出国门,但有些藏品、作品是不可以搬移的,所以一件重要的艺术品能够到另外一个城市,到另外一个国家去展非常不容易,我们要珍惜这样的机会。
【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遇见博物馆馆长王春辰】
现代主义是为艺术而艺术,背后的精神力值得深思
现代主义是西方艺术史上跨时代的流派,包括印象主义、后印象主义、未来主义、达达主义、超现实主义、抽象表现主义等多个艺术流派,其影响遍及欧洲、北美乃至世界各地。那么如何理解和看待现代主义?现代主义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?
在此次艺术沙龙活动的现场,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张晨认为,“现代艺术其实是为了追求艺术的独立而创造的艺术。这可以从两方面理解:第一是要追求艺术的独立,第二是要追求艺术家的独立。正是这两个方向,共同推动了现代主义艺术不断呈现为走向抽象,进行形式实验,并且艺术家的主观色彩越来越强烈的面貌。”
【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张晨】
张晨还提到,目前在遇见博物馆展厅看到的一些现实主义的作品,尤其像巴拉和基里科这样的现代主义艺术家,他们也曾经有他们的现实主义的时期,但是到了未来主义,到了形而上画派他们的作品也不断走向抽象,这也是艺术不断走向独立,艺术不断回到自身的一个趋势体现。
而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王春苑看来,现代主义是为艺术而艺术,现代主义这批我们耳熟能详的艺术史上的经典和大师,在当时全部是一群名不见经传且充满反叛精神的无名小卒。“他们从历史的大潮当中被挑选出来,是因为他们的创新性和一身桀骜的才气,经历了这么多的历史的风霜至今仍然屹立在我们面前,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背后的一种精神力,这是现代主义对整个现代艺术史发展有所启示的地方。”
【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王春苑】
Stefano Silvani也在沙龙上表示,从这个现代主义艺术展览的许多作品中,我们可以一窥百年的发展历史,里面产生了非常多的主义,非常多的流派,这也体现出了人类历史在这个世纪中发生了很多冲击的事情,艺术家对于艺术的创作只是一部分,更重要的创作者是观者。“艺术家不仅要创作,我们也需要把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呈现在更多的观众面前,所以这次举办这个现代主义艺术的展览,我们也是在寻找这些艺术家的连接,以及他们与观众的连接。”
【意大利Mondo Mostre展览世界公司亚洲区展览负责人Stefano Silvani】
百年现代艺术的丰富性和非线性,需要反复观察和体会
本次遇见博物馆举办的“莫奈、梵高与现代主义大师——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真迹展”,将在北京展出三个月,汇聚了熠熠生辉的36位世界级艺术大师的47件真迹作品,展品时间跨度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。展览汇聚群星,其中不乏传奇艺术家印象派的莫奈、后印象派的梵高、巴黎学派的阿梅迪奥·莫迪里阿尼,以及颇具影响力的意大利艺术家乔治·德·基里科、贾科莫·巴拉、卢齐欧·封塔纳、翁贝托·薄邱尼等。
对于如何认识现代主义的这些艺术流派、代表性艺术家,以及如何欣赏一些重点真迹作品,嘉宾们也都给出了各自的看法和观展建议。
【现代主义大师 展览现场】
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遇见博物馆馆长王春辰在沙龙现场表示,这个展览跨越了100年,这意味着人的视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,也意味着画家在创作艺术的时候发生了很多的改变。从你最能理解的作品,一直到你不能理解的作品,一直到你能看到一个具体对象里面画了几个人,或者画了一个风景,这是你能看得懂的,一直到抽象的,像波洛克的画面色彩斑斓,或许你都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,他画的是自己的一种状态,一种感觉,你要去观察和体会。
【波洛克作品】
本次展览中,除了莫奈的《睡莲》,梵高创作的肖像作品《阿尔勒妇女(吉努夫人的肖像)》,在观众中拥有较高的人气外,封塔纳的作品《空间概念-等待》,以及杜尚的作品《帽架》,也获得了嘉宾们的重点推荐。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张晨表示,封塔纳的那件作品非常有意义,当现代主义的艺术循着这样一种追求形式的逻辑走向画布本身,走向艺术本身的时候,艺术家可以把一个小刀把画布划开,打开二维画布平面的边界,可以让艺术从画布中解放出来拓展到更丰富的现实的世界。
【封塔纳作品《空间概念-等待》】
张晨还指出,“从杜尚的《帽架》作品,我们也可以看到现代主义的发展它并不是线性的、单一的一条线索的进步,而是毕加索和杜尚,马蒂斯和基里科、曼·雷和巴拉等等这样的艺术家,他们齐头并进,并行不悖,他们发展出了现代艺术创造的多重线索,而不是用一个单一的宏大叙事可以框定的。这是现代主义的丰富性所在,这也是今天我们今天反复去理解,反复观看现代艺术作品的一个原因所在。”
【杜尚作品《帽架》】
谈到这次的观展体验,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王春苑表示,看现代主义这个展览,就像在看《午夜巴黎》这部电影,是一场流动的盛宴,又感觉像是刷朋友圈,艺术家之间是互相点赞,互相Diss拆台的气氛,所以现代主义时期有那么多的风格同时呈现出来,艺术家之间打破了对整个媒介的限制,我们能够看到他们都很主动地去尝试绘画、雕塑、摄影等各种类型。
【现代主义大师 展览现场】
王春苑最后还提到,在艺术学理论里有一个词叫“灵韵”,我们长期以来面对的可能都是复制品,它的色彩是被处理过的、平面化的,我们只有在原作面前,才能够感受到为什么现代主义的莫奈、梵高这些大师会对整个艺术史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。
艺术是个开放的世界,未来新技术一定会进入到艺术创作中
在此次沙龙活动中,嘉宾与观众热情互动讨论,比如普通人怎么理解艺术,甚至如何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,以及科技与艺术的发展关系等话题。
王春辰表示,艺术创作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,很多小朋友从小甚至天性里就喜欢画画,其实可以多看多学习,这样就提高了我们的审美能力。人的眼睛是要学习的,这个世界不是一看就懂的,而是需要不断学习。“这次遇见现代主义100年的展览,其实也是在启发我们怎么进行人与外部世界的交流。什么叫交流?我可以用画布、画纸、物品去创作,看展览要有一种冲动,看完之后就想回家也做点儿什么,这就是最大的意义。”
【现代主义大师 展览现场】
王春辰还指出,艺术是一个开放的世界,意味着你只要想去表达,你想去做一件事情,甚至你认为它是艺术它就是艺术了,因为它不改变很多的东西。科学也一样,现在有科技艺术专业,会涉及到今天所有新技术的研究、互动,机器人、人工智能现在都在艺术的创作里面,所以未来新技术一定会进入到艺术创作。
【现代主义大师 展览现场】
在王春苑看来,现代艺术给我们的启示,它追求的是一种偶然性、不确定性,一种开放的可能性。“其实我们在看展览的时候,完全可以打破固有的观念,就要开放起来。比如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米罗的画,但米罗的画很难说他有什么确切的意义,但是他的这种丰富的可能性,可以让大家投入到看展当中,打开脑洞尽情的感受和想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