旭雅阁私人博物馆 钱币博物馆
一、旭雅阁博物馆简介
旭雅阁博物馆,成立于2018年,是一家以古钱币、老钱币、字画等为主的专题博物馆,主要从事钱币的收藏、研究和展示,肩负有指导和推动钱币收藏、研究及宣传钱币文化的任务。旭雅阁博物馆,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,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。博物馆馆藏文物约1000件,各年代钱币约2000件,各名家字画300幅。
二、货币起源
货币前言:
货币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,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的产物。货币在促进生产分工和专业化,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中国有两千多年连续不断货币发展演变的历史,多姿多彩的中国货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。中国货币从产生的时候起,就带有显著的中国文化特征,是东方货币文化的源头和代表。
货币起源:
原始社会后期,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,产品有了剩余,产生了交换的需要。最初的交换是以物易物,人们以其所有易其所无。随着交换的扩大,出现了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,这就是货币。最初的货币是实物货币。 人类学的研究表明,天然海贝曾经被世界上许多民族作为货币使用。考古学、文献资料和文字学的研究证明,我国商周时期也曾经以海贝作为交换媒介,同时,青铜块也曾充当交换媒介。
铜仿贝、鎏金铜贝
春秋战国货币(公元前770-公元前221)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。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带来了政治、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革。这个时代产生了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,青铜铸币是中国商周时期发达的青铜文化的余续。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,由于各区域生产方式和文化发展的差异,各个地区的铸币异彩纷呈,争奇斗艳。货币演变的历程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统历史的写照。
宋徽宗朝铜钱
三、旭雅阁博物馆 展馆实拍
3.1、第三套人民币 展示区
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的。与第二套人民币比价相等,并在市场上与之混合流通。这套人民币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币中的3元纸币,新增加了1角、2角、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。纸币中“中国人民银行”六字是由马文蔚先生所书写。票面上两方印章分别为“行长之章”和“副行长章”。纸币背面印有用汉语拼音、蒙古文、维吾尔文、藏文、壮文书写的“中国人民银行”字样。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起,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,前后历时38年,是文化瑰宝。
(旭雅阁博物馆--第三套人民币展示)
第三套人民币各卷别发行时间:
1962年4月20日:发行了1960版1角纸币;
1964年4月15日:发行了1960版2元及1962版2角纸币;
1966年1月10日:发行了1965版10元及1962版1角纸币;
1967年12月15日:发行了换色1962版1角纸币;
1969年10月20日:发行了1960版1元及5元纸币;
1974年1月5日:发行了1972版5角纸币;
1980年4月5日:发行了1角、2角、5角和1元硬币。
3.2、第四套人民币展示区
第四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,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,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,于1987年4月27日至1997年4月1日发行的一套货币。
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、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。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,团结一致,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。
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券别(包括100元、50元、10元、5元、2元、1元、2角纸币和1角硬币)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在市场上流通。
(旭雅阁博物馆--第四套人民币展示)
3.3、民国时期钞票 展示区
中华民国货币指民国时期发行流通的一系列纸币、铜元、银元等货币,货币发行时间为1912年-1949年。
北洋政府时期,民国三年(1914年)二月,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、划一银币,颁布《国币条例》十三条,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。《国币条例》规定:"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,定名为圆","一圆银币,总重七钱二分,银八九,铜一一","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",即以一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贷币。
南京国民政府时期,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发行法币,1948年发行金圆券。民国时期币制复杂,各省份、军阀、割据政权都发行了自己的货币。
(旭雅阁博物馆--民国钞票 展示)
总结:
旭雅阁博物馆,是一家集收藏、研究、展示古钱币与人民币历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,不仅收藏了大量古钱币的收藏品,而且还定期举办各种主题钱币展览与拍卖活动。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,旭雅阁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钱币文化文明的机会,也为我们加深对人类钱币历史文化发展的理解提供了重要帮助。